东台概览

发布日期:2019-04-16

自然地理

【地理特征】 东台市位于江苏省中部,盐城市最南端,北纬32°33′~32°57′,东经120°07′~120°53′,东与黄海相连,南与南通市海安县接壤,西与泰州市兴化市毗邻,北与大丰市交界,区域总面积3175.67平方公里。东台境内地势平坦,地面高程1.4米~5.1米,大部分地区在2.6米~4.6米之间,范公堤(老204国道)贯穿南北,将全市自然分成堤东、堤西两大地块:堤西属苏北里下河碟形洼地东部碟缘平原,东北高平,西南低洼,为著名的时溱洼地;堤东地区为黄河夺淮后泥沙淤积形成的滨海平原,海岸线以东约50公里的东沙岛已高出零线以上,为江(长江)淮(淮河)两大水系冲击回流之沉积物。

【气候特征】东台市位于中纬度亚洲大陆东岸,属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区,季风显著,四季分明,雨量集中,雨热同季,冬冷夏热,春温多变,秋高气爽,日照充足。常年平均气温15.0℃,无霜期220天,降水量1061.2毫米,日照2130.5小时。

气温  2012年平均气温15.0℃,与常年平均15.0℃持平。年极端最高气温35.9℃,出现在7月29日;极端最低气温-7.5℃,出现在2月3日。

降水  2012年总降水量834.9毫米,比常年平均1061.2毫米偏少226.3毫米。6月28日入梅,7月15日出梅,梅雨期17天,梅期雨量319.3毫米。

日照  2012年总日照时数为2096.5小时,比常年平均2130.5小时偏少34.0小时。

蒸发量  2012年蒸发总量911.9毫米,比常年平均882.8毫米偏多29.1毫米。

【主要灾害天气】年内,东台市遭遇的灾害性天气主要为:

大雾和霾全年大雾日数40天,各月均有分布。全年霾日数为187天,各月均有分布。

大风共出现3次,分别出现在4月2日、4月3日、5月16日。

寒潮和冷空气  1月3~5日、11~12日、21~22日,2月2~3日、7~8日、17~18日、26~27日受到强冷空气影响,气温降幅较大,出现低温,部分达寒潮标准。3月出现了4次较强冷空气,分别为8~10日、11~12日、18~21日和30~31日,其中30~31日这次冷空气达到了寒潮标准。10月有几次明显冷空气影响,出现降温,部分伴有7级大风,如17~18日及23日、31日前后,其中17日出现极大风速达16.1米/秒的偏北风。11月多次受冷空气影响,其中三次强冷空气过程,分别是11月3~4日、11~12日、23~24日,达寒潮标准。12月出现了三次寒潮过程,分别在12月17~19日、22~24日和28~30日。

雨雪、冰冻  12月26~29日东台市出现连阴雨雪天气,28~30日出现寒潮天气,29日降雪导致道路湿滑和短时道路结冰,对交通运输有不利影响。

雷暴  3月17日出现首次雷暴天气,年雷暴日25天。

暴雨年内出现暴雨4次,出现在3月22日,7月3日、11日、14日。

台风  8月2~3日受10号台风“达维”外围影响;8月9~10日受11号台风“海葵”外围影响;8月27~28日受15号台风“布拉万”外围影响。
  高温共有高温日6天,出现在7月5日、27~30日、8月18日。

干旱  5月下旬至6月底降水异常偏少,田间土壤偏旱,影响夏种工作的正常进行。9月中旬至10月下旬前期,降水持续异常偏少,出现中度干旱天气,对秋种不利。

建制沿革

一、隶属演变

据史料记载,东台境内古称淮夷地,属九州(远古行政区划)之一的古扬州。西周属吴国。春秋后期,“吴亡入越”。战国时期,“越灭入楚”。秦始皇统一中国后,东台地属东海郡广陵县,县治所在今扬州市。

两汉时期 汉高祖五年(前202年),刘邦平楚,东台为荆国东阳郡广陵县地。汉高祖十二年(前195年),刘邦封刘濞为吴王,建都广陵(今扬州市),东台属吴国,景帝三年(前154年)改吴为江都国后,属江都国。元狩六年(前117年)江都国改为广陵国,属临淮郡海陵县(今泰州),海陵之名始见。东汉光武帝建武六年(30年),废400余县,海陵县并入东阳县。东汉建武十八年(42年),改江平郡为广陵郡复置海陵县。三国时江淮为战争之,广陵郡先属魏,后属吴,海陵县时置时废。

魏晋南北朝时期 西晋太康元年(280年)灭吴,属徐州部广陵郡海陵县。东晋义熙七年(411年)分广陵郡,设海陵郡,领建陵(侨置)、宁海、如皋、蒲涛(今白蒲)、临江五县。其时,东台地域在徐州部海陵郡建陵、宁海两县境内。按《晋书》载,建陵县城遗址在“海陵县界,地名青蒲(即今溱东镇青蒲庄)”。根据明《嘉靖淮扬志》中隋唐扬州图所绘,宁海县治设在西溪。嘉庆《东台县志》亦载:临海在西溪镇。因宁临二字谐音,且西溪临近海滨,故而宁海、临海之称谓通用。

隋唐时期 隋开皇元年(581年),废海陵郡,复置海陵县,建陵县并归海陵县,东台地域横跨海陵、宁海两县,先后隶属扬州总管府和江都郡。唐武德九年(626年),宁海县并入海陵县。贞观元年(627年),时属淮南道扬州海陵县。南唐昇元元年(937年),海陵县置泰州,海陵监(与县同级)移至东台场,东台之名始见于史书。

宋元时期 宋开宝七年(974年)改泰州为泰州军,领海陵、兴化、泰兴、如皋四县,东台属泰州军海陵县,海陵监移治如皋,置西溪盐仓监(今东台西溪)。元至元十四年(1277年),置泰州路总管府,领海陵、如皋二县。至元二十一年(1284年),泰州路改为泰州,属扬州路,领县照旧,东台属泰州海陵县。至正十三年(1353年),泰州白驹场盐民张士诚起义,于至正二十三年(1363年)在平江路(苏州),自立为吴王,东台属张吴泰州。

明清时期 明洪武元年(1368年)海陵县入泰州,直隶中书省扬州府,并设西溪巡检司。同年,设泰州盐运分司,辖东台、安丰、富安、何垛、丁溪、草堰、小海、栟茶、角斜场盐课司。武宗正德十五年(1520年)盐运分司署移置东台场,驻东台场鼓楼街(今台城步行街文化广场东侧),东台各盐场为其所属。清康熙六年(1667年),东台地属扬州府泰州。雍正元年(1723年),置水利同知(与县同级)驻东台,专辖里下河水利。乾隆三十三年(1768年)分泰州东北九场、四乡设置东台县,与泰州同属扬州府,治所在东台镇(今鼓楼街口南50米、公园路西侧)。

民国时期 民国元年(1912年),民国政府废府州制,设省县二级制,东台县直属江苏省。22年(1933年)3月,改归江苏省第八行政督察区(后改称泰州行政督察区)管辖。23年(1934年)归属江苏省盐城行政督察区。29年(1940年)10月15日东台县抗日民主政府(地址在旧县政府内)建立,先后隶属通如靖泰临时行政区、苏北临时行政区。30年(1941年)起先后隶属苏中区第二、第四行政区。1945年改属苏皖边区第一行政区。1949年5月,苏皖边区第一行政区改为苏北泰州行政区,东台县为其所属。

中华人民共和国 1950年元月,东台县由苏北泰州行政区划属苏北盐城行政区。1953年元月,苏南、苏北行政区和南京市合并置江苏省,东台隶属江苏省盐城专区。1983年盐城专区改地级市,东台为其市属县之一。1987年12月,国务院批准东台撤县建市(县级),由省直辖。1988年1月,省政府[1998]9号文件,对由省直辖的问题,因涉及的方面比较多,经研究决定,仍由盐城市领导管理。

二、境域变迁

嘉庆《东台县志》载:东台于清乾隆三十三年(1768年)建县时,以原有泰州东北境之栟茶、角斜、富安、安丰、梁垛、东台、何垛、丁溪(原小海并入丁溪)、草堰(乾隆元年白驹并入草堰)9场和溱潼、时堰、南芗、西北4乡地区(合计8都70图691庄)为县境,其四至为:东至黄海;西90里至凌亭角与兴化县分界;南70里至塔墩与泰州分界;北40里至旧白驹场与兴化县分界;东南160里至栟茶场与如皋接界;西南85里过溱潼镇至卞武庄与泰州分界;东北240里至斗龙港口,为苏北一大县。全县总面积5125平方公里,其中堤西1475平方公里,堤东3650平方公里(东淤滩涂未计入)。

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,为适应战时需要,东台与邻近各县境域皆有频繁变动,四至收延不断。1940年11月,奉苏北临时行政委员会令,东台划三区(栟茶)及四区(富安)的10个乡归新建立的泰东办事处管辖(翌年2月,泰东办事处改称泰东行署,6月改建泰东县),县境南界首次北收。1942年5月建立台北县(即今大丰市),东台县的小海、西渣(原三渣)、垦区划归台北县,县境北界南收;11月,泰东县并入东台县,县境南界扩至立发、李堡一线。1943年初,东台县的李堡区及富安、唐洋的部分乡划归兴泰东地区,后并入紫石县(今海安县);4月,中共紫石县委开辟仇湖时堰地区(原东台县的五、六区),建立仇时区,6月划为仇湖、时堰两区,归属紫石县;9月,栟茶南部地区划归如皋县,与该县丰西区合并;10月,东台县立发区划归如皋县(今属海安县),与该县丁东区合并,至此,县南界全线大幅度北移,境域大规模缩小。1944年1月,苏中行署决定,新解放的东台堤西(原七、八两区)地区划归新建立的兴东行署(后又先后改称兴东县和溱潼县),属二专署领导,东台西境东移,县域进一步缩小。同年11月,撤销台北县,并入东台县,并进的有小海、滨海、堤东、垦区、西渣5个区;12月,紫石县的李堡区、海安区划归东台县,县境南北两线外延。至此,境域南北距50公里,东西距65公里,总面积4375平方公里,人口约90万,是当时苏中地区最大的县。

1945年9月,东台县垦区划出,建立大中集特区,直属苏中区领导;10月撤大中集特区,重建台北县,小海、滨海、堤东区划归台北县,县境北界南收。是年11月,兴化县廉贻区划归东台县,县境西北界外延;紫石县的时堰区划归东台县(后分为城南、时堰两区),县西南界外延;东台的李堡区与角斜区的角斜、周庄、杨庄、沿北、范堑及贲家集、贲家巷以南、富家滩以东地区划归紫石县,县境南线北移。1946年10月,东台县廉贻区划归溱潼县,县境西北界内收,城南、时堰区划归紫石县,县西南界也内收;11月重建泰东县,12月撤销泰东县,所辖柴湾、西噇、栟北、李堡区划归东台县,往复变动后,县南界稍内收。1949年5月,东台县的西场,噇口区划归海安县(原称紫石县),海安县的台南、时堰、溱东区划归东台县,县境域外延。是年6月,苏北泰州行署决定,东台县唐洋区南部的李堡镇、前进、李灶乡,角斜区堤南的角斜镇、角西、沿北、范堑、杨庄、双缪乡,堤北的光明、来南、十里乡划出重新建立李堡区,归属海安县。至此,东台县原有行政区域划出过半,总面积缩减为2308平方公里,人口相对减少,其后境域均相对稳定。

1987年,东台撤县建市,其境域承县境。市境四至:东濒黄海,海岸线南起新港闸,北至北舍以北与大丰市(1998年建立县级市)林场交界;南部的新东、新街、唐洋、富安、安丰、梁垛、后港、溱东8个乡镇,分别与海安县的老坝港、旧场、角斜、李堡、北凌、大公、古贲、仇湖、瓦甸、沙岗等乡镇接壤;西南的溱东镇与泰县的洪林、沈高、溱潼等乡镇毗连;西部的时堰、广山、五烈、廉贻4镇与兴化市的戴南、张郭、唐刘、陶庄、戴窑等乡镇相接;北部的台东、海堰、头灶、曹丿、新曹5镇与大丰市的草堰、三渣、北沈灶、大桥、潘丿、林场等乡镇为邻。全市境域呈矩形,南北最大宽度36.5公里,东西最大长度63.25公里。至2013年,市域内设14个镇,人口113.58万人。

行政区划

2013年,东台市仍属县级市建制,市域内设溱东、时堰、五烈、梁垛、安丰、南沈灶、富安、唐洋、新街、许河、三仓、头灶、弶港、东台镇14个镇,368个村民委员会(其中含75个农村居委会),42个居民委员会,3393个村民小组。境内驻有江苏省属弶港农场、新曹农场。

自然资源

【河道与水资源】  东台市地处淮河流域,通榆河贯穿南北,将全市分为堤东、堤西两大水系,堤东为独立排灌区,堤西属里下河水系。堤东地区地势高亢,东西向河道主要有川东港(何垛河)、东台河、梁垛河、三仓河、安弶河、方塘河、红星河,南北向的河道有输水河、头富河、潘堡河和垦区干河等。当该区干旱水位较低时,东台、安丰、富安三座电力抽水站从通榆河抽水维持河道水位,在正常水位2.0米时,河道蓄水量为5976万立方米。堤西地势较低,水网密布,沟河纵横,南引北排的干河有泰东河、串场河、通榆河,西引东调的干河有南宫河、安时河、老梁垛河、蚌蜒河、车路河、梓辛河,正常水位1.0米时,河道蓄水量4125万立方米。全市水资源丰沛,多年平均降水量1055.2毫米,可利用地表水55525万立方米。被省划定为净水通道的通榆河,设计引长江水流量为100立方米/秒,正常Ⅲ类水,经由东台市向盐城市及连云港市送水。市域浅层地下水储量丰富,但矿化度高,不宜作生活饮用水,可作一般工业用水。深层地下水水质较好,储量丰富,是优质的淡水资源,全市深层地下水年允许开采量为1800万立方米,2012年实际开采深层地下水1163万立方米。

【土地资源】根据东台市国土资源局2012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数据统计:2012年,东台市区域总面积3175.7平方公里,耕地面积13.32万公顷,人均耕地0.1171公顷。境内海岸线长85公里,条子泥、高泥、东沙、蒋家沙、竹根沙等辐射沙洲8.29万公顷,是东台市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土地后备资源。

【矿产资源】东台市现已探明和可开采的矿种有石油和砖瓦用粘土。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溱东、时堰、五烈、唐洋、安丰等镇,年开采量约为10万吨。砖瓦用粘土主要分布在堤西全域和堤东部分区域,根据粘土资源开采利用储量规划和年开采消耗统计,规划开采总储量约为1100万立方米。境内石油勘探开采主要由中石化华东石油局和江苏油田承担,老204国道以西溱东、时堰、五烈等区域由华东石油局负责石油勘探开采。年初,华东油田委托胜利油田对东台市近黄海进行石油勘探。老204国道以东唐洋、安丰等区域由江苏油田负责石油勘探开采。近年来,中石油浙江油田在东台镇、头灶镇等区域进行勘探、试采。

【生物资源】  2012年,东台市境内动物资源有150多种,盛产各种鱼、虾、蟹、贝、藻、沙蚕等海产品,年产贝类4.86万吨,其中蛤类产量超过2.92万吨,且品质优良,海水鱼34种;内陆水生动物30多种,仅淡水鱼就有18种。近年来,又有南美白对虾、斑点叉尾鮰、美国红鱼、高背鲫、赤眼鳟、漠斑牙鲆、暗纹东方鲀、鲟鱼等优良水产品在东台“安家”。88种鸟类在滩涂湿地生栖繁衍、迁徙停留。植物资源有300多种,除人工种植的大宗植物外,大量的野生植物,如碱蓬、盐蒿、獐茅、罗布麻、枸杞、野菊花等遍布高滩,其中药用植物多达100多种,滩涂区现有成片林2.85万公顷,经济林1万公顷,已形成风光独特的海滨森林公园。 

【滩涂资源】东台市海岸线全长85公里,连陆滩涂10.4万公顷,其中潮上带2.6万公顷、潮间带7.8万公顷;此外,还有东沙、条子泥等岸外辐射沙洲6.7万公顷,滩涂面积占江苏省的22%。连陆滩涂以每年150米左右的速度向外延伸,年新增土地600多公顷,沿海有亚洲最大淤泥湿地和世界罕见的辐射沙脊群,落潮时露出水面超过1平方公里的沙岛达50多个,近海的“两分水”奇观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。


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